白花蛇舌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潮汕消暑妙方大全
TUhjnbcbe - 2021/8/24 16:49:00

潮汕消暑有妙方—“甜品”篇

潮汕的甜品小吃,多不胜数,在这炎炎夏日,也有其独特的消暑佳品!

清心丸绿豆爽

清心丸绿豆爽甜汤是潮汕夏日家常解暑甜品,绿豆碾成两瓣,用水浸泡冲洗并漂去豆壳,沥干水分后蒸熟,晾凉。右边白色的方型丸子叫清心丸,潮汕一绝。清心丸起初是用潮州一种植物城鹅又称江西薯,加工而成,现在也有用进口澄粉的的,熟后色泽洁白透明,韧中带弹性。

很多甜品店有卖现成,粿品店能买到半成品,回家用糖开水把绿豆畔滚一滚,扔下清心丸灼一下,热饮、冰饮随意啦!盛夏一碗黄白相映衬的清心丸绿豆爽甜汤端在面前时,窗外的暑热已悄然的忘记

不仅清甜爽口润喉,而且具有清热、利尿、润肠、沁心肺的药膳功效,特别是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喉干口渴,食欲不振;若吃上一两碗潮汕“清心丸”,不但可以补充体内水份,消暑解渴,还可填饱肚子,增进食欲。

草粿

草粿又称仙草蜜,是广东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汉族小食,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制作草粿需用一种称为草粿草(仙人草)的植物,草粿草是梅州市梅县区一带地区的特产。

草粿是用仙人草(俗称草粿草)煎取药液,滤汁去渣,加入适量淀粉(通常是用薯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之后,盛于容器(传统是用陶钵、瓷缸)冷凝成膏状,即成为黑色晶莹的草粿.食用时,用专用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小食碗里,边撒上红糖(今多添加白砂糖),便可啜饮。
  中医药学认为,仙人草属唇形科——一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味甘凉,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之功效,是夏令祛暑热常用药。
  古代,潮汕夏令气候闷热,梅雨霏霏,环镜潮湿。人在蒸淫热逼中,阳以汗外泄,阴以热内耗,正气有隙,邪易入侵,诱发中暑。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医家们科学地采用仙人草煎后加工制成的草粿药膳,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中暑之功。
  潮汕草粿世代相传,俗而不卑,清暑解渴。食用方便,价钱便宜,适合时令。千百年来在潮汕地区盛夏酷暑畅销不衰,深受海内外潮人所欢迎。
  潮汕民间有流传着:“草粿煮熟,天时变局(指雷阵雨),二碗卖做一”和“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等民谣。这也道明潮汕暑热湿气交蒸,环境湿热,气候多变,而草粿的原料是淀粉,当气候炎热卖不完时便容易产酸腐败变质,吃后会使人腹胀致消化不良。俗话说:“别人草粿别人糖”指的就是价钱便宜,啜人无所节制而引起的胃肠疾病。

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且价钱低廉,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

豆腐花

盛夏又至,暑气逼人,在潮汕城乡的村头路尾,大街小巷,叫卖豆腐花之声抑扬顿挫不绝于耳。自古以来,潮汕豆腐花是潮人世代相传的夏日清凉解暑传统小吃,清香滑润,惹人喜爱。潮汕民间就流传着:“夏日豆腐遍街头,串巷叫卖四方走。清暑解渴适时令,呼卖声调如潮乐”的民谣,它形象地道出了潮汕城乡夏日民俗风情一景。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豆腐之说,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苏东坡赞美“煮豆为乳脂为酥”。潮汕传统的豆腐花,以其加工制作精细、磨浆讲究、乳白细腻、润滑如脂、清香爽口,别具地方风味特色。加工豆腐花原料必应精选优质大豆,漂洗清净,用经雕琢制成的石磨,采用人力均衡推磨、下豆及加水配比合理,浆滴洁白,滤浆、煮浆过程考究,按豆浆量比例均匀加入石膏水后,加盖密封,静置5至]O分钟,即凝结成雪白如玉、润滑如脂的豆腐花。食用时,用专用铜勺沿着上面切为一小片、一小片,边装进碗里边撒上白砂糖,拿起碗来便可啜饮,价钱便宜,食用方便,使人食后顿感清爽消暑,凉喉解渴,裨益健康。

马蹄糕

这种甜食在潮汕地区很常见,在很多非潮汕地方也很常见。夏天的时候妈妈很喜欢把它们冻在冰箱,吃上去凉凉的,很爽。

海石花

海石花不是花,是一种潮汕地区街头巷尾的一种美食。它是一种称为石花菜的藻类,经古法烹制而成的水晶冻。富含各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具有清肺化痰、清热燥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的功效。

潮汕消暑有妙方—“水果”篇

咸梅与水果不解情缘

潮汕人每家每户的家里几乎都有一大瓶陈年咸梅。它是有敛肺理肠、生津止渴、驱蛔虫、止痢的功用。是潮州菜里独特的调料之一,常见到它入馔,咸梅泡水果也是潮汕人舌尖上才能享受到的美味。

西瓜蘸梅汁

又酸又咸又甜,吃了提神醒脑,解暑、解渴,从小习惯这个味道。只有懂的人才欣赏,没有梅汁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街上懂行的卖西瓜摊主会备2种小酱料包,一种酸梅汁、一种淡盐水,当西瓜帮切块后,摊主会问你喜欢要什么味的酱料包。

毛桃浸梅汁

每个地方的桃子都各有特色,潮汕的白毛桃相对于油桃而言,表面有很多白色的绒毛,相比于油桃表皮是粗糙的,但是口感却更为清脆,味道更为清甜。不过吃之前最好削皮,不然满嘴的绒毛就影响口感了。

青皮梨泡梅汁

青皮梨皮带黄绿色,有黄色斑点,梨肉汁多松脆略微带青涩,与酸梅汁简直天生一对。咸水梅汁带走了梨的青涩,从咸水梅汁里捞起梨肉放嘴里,舌尖先尝到的是咸酸味,到上下牙碰到梨肉时水汪汪甜梨汁充满整个口腔,解渴又润嗓。

荔枝泡盐水


  记忆中吃最多的水果应该是荔枝了,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每年舅舅从荔枝基地拉回很多,家里连床下(旧时的四脚眠床床底是空的)都堆满荔枝,一筐一筐的,能放肆的吃,晚上睡觉到半夜时惦记它,随手往床底下一摸,来几个吃完继续睡,大人管不了,吃到牙龈发炎,鼻子出血。每年荔枝季也是我们与表兄弟姐妹们最快乐的时光,吃前能做荔枝灯笼,吃后核能做陀螺,还能帮大人泡荔枝酒,有的吃有得玩。

俗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出鼻血的次数多了,大人强制我们一帮小孩要吃泡过盐水的荔枝,后来每次吃荔枝摸荔枝要到一个大陶钵里捞,摸出来的荔枝外壳咸咸的,荔枝肉依然甜如蜜,偶尔手上的咸汁会随荔枝带进嘴里。荔枝肉含有荔枝酸等成分,盐水能起到分解荔枝酸等成分的作用。吃了泡过盐水的荔枝,体内的酸性物质不容易积聚过多,可防止体内代谢性酸中毒,不容易上火。

黄皮

潮汕人俗称“黄淡”,每年与荔枝同时出现,皮黄,肉白,籽绿,有消食、顺气、除暑热功效,生吃酸甜酸甜的,也有做蜜饯,或咸甜的黄皮豉,小时候的零食就它。近年有用它煲汤的,味道颇受宠。

潮汕消暑有妙方—“蔬菜瓜果”篇

“潮州菜”海外闻名,炎炎夏日又有何消暑菜式呢,看看当季消暑的“蔬菜瓜果”。

麻叶

炒麻叶是一道广东潮汕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麻叶不但味道鲜香滑口,而且含有丰富的纤维质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在潮汕菜中麻叶不但可与咸菜、橄榄菜等作为吃粥的小菜,还能以主角的身份弄一道潮式炒麻叶。这道菜的制作关键是麻叶必须要过水一遍,去除涩味,再拿来炒,以此便能做出一道简单又美味的菜肴。

麻叶洗净,用盐水煮一下,去除涩味,可以放多点盐,煮好捞起用铲子压干水分;开锅下油,爆香蒜蓉,(油得多点,这东东好吃油);加入麻叶翻炒,下适量普宁豆酱继续翻炒均匀就可以了,最后调味便可上碟。

麻叶平喘截疟;解毒杀虫。麻叶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中医认为大蒜辛辣、性温、能解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治积滞、腹冷痛、泄泻、痢疾、百日咳等症。

今非昔比了,麻叶身价倍增,堂而皇之登上酒席,成为时尚菜品的新宠,因麻叶纤维多,又在5~7月份大量上市,正是减肥排毒的时令蔬菜,受到爱美之士热捧。如今餐桌上常见的是白麻,而豆酱蒜蓉麻叶,用潮汕独有的调料普宁豆酱加爆香的蒜蓉,炒出了爽滑的麻叶酱香中带蒜香,让人回味无穷。

白珠苦瓜

苦瓜大凉,泻六经实火、清心明目。夏日食用可解热去暑、提神醒脑、增进食欲。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苦瓜》中讲:“(苦瓜)一名‘君子菜’。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


  在潮汕菜里苦瓜入百味。苦瓜炒鸡蛋、苦瓜海鲜汤、苦瓜鱼汤、苦瓜排骨汤、苦瓜鸡汤、卤苦瓜、拌苦瓜、火锅也离不开苦瓜,不管是在早餐卖白粥的摊上还是大排档、高级酒店哪都有用苦瓜入馔,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苦瓜里含有贵如黄金的减肥特效成分---高能清脂素。常吃苦瓜,不管再怎么吃别的、怎么睡都不会发胖。还是潮汕人会调养啊,每天都在自然清脂中吃出小蛮腰。

番薯叶


  有着“蔬菜皇后”美誉的番薯叶身价年年递增。番薯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捕捉在人体内兴风作浪的氧自由基“杀手”,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抗炎防癌等多种保健作用,又名“长寿菜”。


  在当季它是餐桌上常见的叶菜,拍几瓣大蒜放入热油锅里,煸出香味后,放入番薯叶,翻炒几下,用普宁豆酱调味,一盘蒜蓉豆酱番薯叶在餐桌上是老少皆欢的绿叶菜,在大酒楼宴席上都可找到它。这菜如没大蒜和普宁豆酱调味。炒出的菜味寡不受欢迎了。

冬瓜

冬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爽可口,其表皮有一层粉状白蜡质,且形如枕头,故又名“白瓜”、“枕瓜”,古称“地芝”。《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久服轻身耐老”。陶弘景《本草别录》说:“冬瓜利小便,治腹水肿胀。”后世本草亦多云其有消肿胀、清热毒、利小便的功效。
  冬瓜全身都可入药。冬瓜皮利水消肿、清热解暑,常用于水肿和体虚浮肿等,还可用于催乳;冬瓜子功效为清肺化痰、利湿排脓,应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肺脓疡)、肠痈(阑尾炎等)、带下白浊等;冬瓜肉有利水、清热、消痰、解毒的功效,可治水肿、咳喘、暑热、消渴、泻痢、痔漏等,还可解酒毒、鱼毒等。

潮汕的菜脯冬瓜汤、冬瓜焖鸭,是夏天消暑最佳菜式!

角瓜


  角瓜又名水瓜、胜瓜、丝瓜,有棱丝瓜,被称为一种最有算术天分的瓜,是丝瓜的一种,表皮较为坚硬。但是潮汕本地的角瓜菱角相对比较平滑,口感更为清脆。

秋瓜


  秋瓜与角瓜同属一科。型和味略有不同,也称丝瓜、水瓜。秋瓜皮有皱纹、色翠绿、质嫩滑、汁多、清甜爽口。丝瓜有镇定肌肤凉血解毒,解暑除烦的效果,是增白、去皱的天然美容品,经常食用可有效地预防面部产生皱纹和长斑点,可以让肌肤柔嫩、光滑,并可预防和消除痤疮和黑色素沉着。


  秋瓜烙,做法类似于蚝烙,也是扬名海内外。虾仁秋瓜汤,清汤里红绿相配,鲜美无比,清新宜人,是潮汕妈妈们的拿手家常菜。丝瓜炒海米味道奇鲜。

鲜白豆


  白豆也有习惯叫眉豆,上市时间短,稍不注意就要等来年吃能尝到了。补脾祛湿。李时珍称“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备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大热天不想做饭时,买些现掰的豆仁回来,用清水直接煮熟它,不加任何调料,喝汤吃豆,既解渴又充饥,豆汤的自然甘甜伴着鲜豆的醇香遗留在唇齿间经久不散。

潮汕消暑有妙方—“青草水”篇

在潮汕,喝“青草水”是一道独特的生活景观。潮汕人向来有喝“青草水”解渴消暑的习惯。许多人家平日会不时叮嘱孩子到街上凉茶铺饮碗凉茶,或者买一些“青草”回家煲。

炎炎的夏季到了,大街小巷,摆满地摊,一块彩条布摆上十几种新鲜的青草药,就成了一个摊档,沿街就有很多叫卖青草的药农、小贩,他们把各种草药在街边铺排开来:白花蛇舌草、茅根、水芦根、水莲叶荷叶、桑叶、青蒿、蜈蚣草、牛契埔等等琳琅满目,苍翠可人。

这些来自山川野谷的菁华,欢快地驱走了都市钢铁森林的单调和烦躁,给行色匆匆的人们带来清新和畅爽。

潮州人在家会自己煮凉茶,民间的凉茶也是各式各样,路上卖清补凉的摊子什么药草都有,几种不同的草药搭配在一起就可以熬出不同功能的凉茶,现在要介绍的是一款非常普遍的潮汕民间凉茶——青草水。

说起这些草药,潮汕人认为青草水是调节身体健康的良方,是很有效的养生方法。受天地之正气、吸日月之精华、集山川之灵韵、涵雨露之化毓,生长在天之一隅,它以不可抗拒的气势,源源进入我们的血脉,它洗去我们肺腑的浑浊,冲刷我们胆囊的寒弱,涤荡我们脾脏里的燥火,疏通我们经络的郁结。

潮汕青草水有其内涵丰富的草药学理论,它寄寓了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对大自然的理解和认识:出发点和终极点都在于天人合一。百草都是药,万物都是药,我们依靠大自然保持着阴阳气血的平衡和顺畅。

草药是原始的,也是最本质的。功效神奇,几乎没有副作用,只要身体不适特别虚寒的人,都可以用青草水治病。这些草药,我们与古人共享过:神农氏尝过、孔夫子服过、华佗采撷过、葛洪煎熬过、李时珍咀嚼过。家乡人认为这些草药可以洗去我们肺腑的浑浊,冲刷我们胆囊的寒弱,涤荡我们脾脏里的燥火,疏通我们经络的郁结,从而调节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几种潮汕青草水的草药学理论:

1、蛇舌草

蛇舌草是潮汕人的最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可以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潮州志·物产志》和《闽南民间草药》都有记载蛇舌草的功效。《潮州志·物产志》:“茎叶榨汁饮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2、荷叶

荷叶,我们用来解暑的主要用药之一。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

中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有降血脂作用。荷叶煎剂治疗高脂血症,1个疗程20日,降胆固醇总有效率达91.3%,其中显效37.8%。有资料报道,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且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

3、桑叶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本草纲目》有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

4、青蒿

青蒿,也是解暑的主要用药之一。清热,解暑,除蒸。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神农本草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5、牛契埔

牛契埔味苦微辛,性寒,无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风散寒、解暑止痛。外用散气止痛。入肝脾经。主治伤风感冒、肺热咳嗽、中暑、牙痛、急性结膜炎、胃痛、风湿水肿等。

6、蜈蚣草

蜈蚣草具祛风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肝炎、糖尿病、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蛇虫咬伤等症。《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

青草水知识:

1、炎热的夏季,暑湿难当,要维持身体的健康,青草水必不可少的。抓几个青草——蛇舌草、鹅公英、车前草,或几个一起熬水喝,或只熬其中一种,就是消暑降火的良方!

2、如遇有人感冒发热,我们则用金线莲、铺地锦、金银花、薄荷、含壳草、夏枯草等煎汤后喝下,实践证明功效不错!

3、如果是治咳嗽的话,我们多用金线莲、车前草、铺地锦、薄荷、桑叶、落地生根、鱼腥草这些青草煲水喝。

4、如有人小便不通的话,很简单,摘几颗车前草熬水喝下,几个钟内马上见效。

5、如是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则用益母草熬水喝下,疗效也不错的。

6、如有人胃口不佳,食欲不振,可以用狗尾草根煎水喝,这种青草水具有开脾健胃,促进食欲的功效。

7、若有人是患有高血压的,则可以用仙草煎水喝下。

8、如果是头晕精神不佳则可以用薄荷煎水喝。

潮汕青草水的故事:

一个小有名气的土偏方草药郎中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清朝初年,有几百个凤阳人为避战乱到我们潮汕客居,大概住了十多年,有一日突然辞行,村民问其故,凤阳人说:近日发现山里突然长出一种草,这种草是专治寒热病的,可能这里不久会流行这种病。凤阳人走后不到一年,该地果然瘟疫流行,也恰是用这种草药把病治愈了,真是神奇。他由此总结道:“世间阴阳相合,万物调和,既相生又相克,有什么病,就一定有什么药来对付,问题是我们懂得的太少了。”

他还说,“支撑人活着的,就是阴阳气血,好像椅子的四只脚,那只脚短了,椅子就不稳,就要垫高那只脚。用草药就是这个道理。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原作者表示尊重和感谢!

[征稿启事]

“潮剧票友之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潮汕消暑妙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