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有很多的优势,打个比方,现在有的百货商店规模宏大,像沃尔玛,提出一站式购物的理念。而中医的治病就是一站式医疗,只要你看一个中医,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西医实行的是“分站式购物”模式治疗,要治好病,有时候要跑很多科。
壹中医和西医的第一个区别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也在思维方式上。西医单纯地靠人类的医药技术来对抗疾病,把人体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能力放到次要的地位,甚至漠视它的存在。西医信奉人类的智慧,在对付疾病的过程中,用所谓的科技来唱主角戏,甚至唱独角戏。中医更多的依靠增强人体自身的能力来对付疾病,在“治”和“养”上更偏重于“养”,“治”是外力,“养”是内力,也就是身体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医能很好的摆正自己的地位,在对付疾病上,医生甘心当配角,帮助身体打赢这场与疾病搏斗的战争。
▲圖片來自網絡
疼痛是身体向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这种信号是通过神经来传导的。西医的治疗方式就是服用相关药物,大多是麻醉神经的,阻止这种求救信号的传达,这样就算是治疗。其实这是一种欺骗大脑的做法,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身体小的问题,人体根本不会求救于大脑,只有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也就是人体自疗系统处于功能衰弱的时候,解决不了问题才向大脑求救的。安眠药就是典型的中断身体向大脑传达信号的一种药品,长期服用对身体的损伤很大。对西医的药物治疗,很多人开始认识到了其危害性,怎么看待西医的手术呢?近年来非常流行手术治疗,而且手术治病越演越烈,这又是西医带给人类的另一场灾难。身体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完美的生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可我们随意交给医生来肢解、替换。最早的时候,我们不懂免疫器官,当身体的免疫系统与疾病搏斗的时候,我们不理解身体的发炎、发热症状,反而把这些人体忠诚的卫士比如扁桃体、阑尾、胸腺甚至脾脏都统统从身体割掉。这可能是人体最大的冤假错案,这些人体的忠臣的冤魂一直在向我们哭泣。
现在很多女性得了女性病,动不动就把乳房割掉,把子宫割掉,把卵巢割掉,割掉以后你就不是女人了。既然不是女人又不是男人,你就是怪物。不是女人,事实上你也就没有男人会爱你,你就没有作为一个女人存在的意义。任何器官都在身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医院举起的手术刀纷纷砍向人类,这些刀的数量大大超过了任何战争举起的枪口。许多人迷信器官移植,可是器官移植最多的生存年限只有七年,一般人就是那么一两年。因为人体有免疫系统,对于外来的东西,免疫系统天生就要排斥,就要向它发起进攻。因此做了器官移植的人每天要服用大量的药物,这些药物是干什么用的呢?就是抑制免疫功能的,让免疫系统好好睡觉,不捣乱。而免疫系统不活动了,你的整个身体就完全暴露在所有自然界存在的上千万种细菌之下,你的生命能经得起多大的攻击?那是所有的手术都不能做吗?那倒不是的,手术是没有办法的时候的终极选择,但现在的手术太泛滥了,动不动就用手术来代替康复。
贰中医和西医的第二个区别
就是有没有整体观。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器官、组织之间都是联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五行五脏”认为,人体器官最重要的就是五脏,任何疾病的产生都与五脏功能下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五行学说把五种内脏的关系做了联想界定。任何一个内脏都通过相生相克与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中医的整体观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都是一个整体,人体得了病可以从自然方面来和社会方面来求治。比如中医的四时养生,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要求人的衣食住行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影响健康。中医特别强调人的情志,而情志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健康的保证。
▲圖片來自網絡
中医治的是得病得人,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
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而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有一个故事给人的启示很深:从前有个人驼背,找了很多医生都治不好,有一天到一家诊所求诊,这家诊所的医生说:“没问题,肯定能治好”,病人听了非常高兴,就让他治。这个人找来几个帮手,用两个门板把这个驼背的人夹在当中,放在地上用脚踩,驼背人一开始疼得大叫,后来就不做声了,家属一看驼背人已经断气了,马上揪住医生说:“你要偿命。”医生说:“我只管治驼背,又不管人死活。”西医的眼中只有疾病,没有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更不会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思考。
叁中医和西医的第三个区别
是医学模式不同。西医按照生理系统和器官来分科,而且越来越细。医学专业也越来越专科化,现在分出来的疾病已达到上万种,而且还在细分下去。西医的治病和护理也是界限分明的,护士严格执行医嘱。医疗和养护也是分开的,强调康复锻炼。还有心理治疗也不同,西医有专门的心理医师供咨询和治疗。而中医的整体性表现在,疾病的分类以内脏功能和重大病因为主,偏于粗略。而且医护不分,讲究综合治疗。在治病过程中心理治疗贯穿治疗的始终。这样中医治病有很多的优势,打个比方,现在有的百货商店规模宏大,像沃尔玛,提出一站式购物的理念。而中医的治病就是一站式医疗,只要你看一个中医,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圖片來自網絡
西医实行的是“分站式购物”模式治疗,要治好病,有时候要跑很多科。而且有时候患者也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科看病。甚至西医经常出现可笑的事情,比如一个肿瘤专家也许一个普通的感冒也不会处理。其实任何慢性病都是身体功能整体下降出现的结果,只不过是由于患者身体的个体差异,病毒首先在某些薄弱的器官上突破。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身体营养、废物、功能激素共用的通道,在几分钟内,所有的营养物质,毒素、激素可以周游全身。对于很多患了严重疾病的患者,他们几乎所有的功能都受损了。比如脾胃、肝肾等,因此慢性病可以有通用的治疗、调理模式。比如所有的慢性病都%有脾胃问题,可以从脾胃治。而实际上也是如此,只要你控制了身体的进口,疏通的身体的出口,任何疾病就能调理好。
肆中医和西医的第四个区别
就是诊断方式的不同。中医诊断“望、闻、问、切”,这些方法虽然没有标准的数据,但都是根据身体的感觉和感受来的,因此只要综合运用,判断就会是真实的。中医的诊断方法是根据“有诸内,必形于外”来进行科学的判断,就好比你看到一把椅子的影子,那影子的背后一定有实物一样可靠。而且中医的诊断能发现疾病初始阶段的情况,也就是量变阶段的细微变化。西医的诊断主要是靠仪器,仪器诊断的只能是结果。仪器是没有生命的,仪器得到的数据不能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来做灵活的判断,比如不能根据患者的脸色、形体、行为、语言等的不同来诊断病情。精神、个性、心理只有靠人的判断才能发现。当然中医的诊断方式也有不足,比如中医诊断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个人医术、修养、见识能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西医在一定范围内对病情的诊断有其准确性和客观性的一面。中医和西医的第五个区别就是适应疾病类型不同。中医适应慢性病,也就是由于身体功能、体质下降而形成的病。因此对于慢性病,也就是由生活方式错误而形成的病,中医的方法不可替代。西医对于外伤、传染病,有独特的办法,在防疫、急救、手术上,中医是难望其项背的。但西医对于慢性病是束手无策的,比如现在流行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哮喘、肝炎、肾病综合症、风湿类疾病,都被西医冠以“不治之症”,说是科学还没有发展到治愈这类疾病的地步,对付这些疾病只能终身吃药。这类疾病如果求治于西医,等于是问道于盲,不治还好,一治疾病就会越严重,甚至很多病人都是被西医吓死的,比如癌症病人,他们很多被西医的思维控制,导致精神崩溃死亡。实在令人痛心!
·正·文·来·啦·
◇延伸閱讀?中醫早知道◇不应失传的中医绝招:失去的是宝贝,受苦的是百姓!中医之所以是“国宝”,除了人才和学术,过去名医看病,都有一些“绝招”,这些“绝招”可以说是每一位医生的看家本事。
但这一点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特别是许多“宝贝”散落在民间,包括秘方、手法等都是千百年来证明是有效的,如今已经失传或濒临着失传的危险。
1从“虎杖液”说起
当年在实习的时候,医院的外科治疗烧伤是一个特色,主要治疗方法就是用“虎杖液”外喷。
“虎杖液”是医院根据老中医的验方配制的院内制剂,是以虎杖、侧柏叶等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酊剂,广泛用于Ⅰ度、Ⅱ度烧伤的患者。
实习时每天在门诊和病房都要接诊许多烧伤的患者,当时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轮流给患者喷药,一天喷两次,直到最后结痂、脱落,既不需要包扎且几乎不会留下疤痕。
笔者在实习的时候,曾有一次意外被滚烫的开水烫伤,衣服一脱,整层皮掉下来,非常可怕,当时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医院的“虎杖液”外喷,结果一周内痊愈了且没留下任何疤痕。
十几年后,笔者的一个同事被开水烫伤,医院给她清创、包扎,后来因为疤痕收缩还要行疤痕切除和植皮手术,半年时间过去了,她的皮肤还没有完全恢复。
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首先是因为“虎杖液”不够“先进”,而且喷一次只收5毛钱,一个病人一天喷两次也只收1块钱。
其次,万一伤口感染了谁来负这个责任?于是,医院愿意使用“虎杖液”,也没有人愿意再生产“虎杖液”。
失去的是“宝贝”,受苦的是百姓。记得笔者当时自己喷了一星期花了3元钱,而我的同事虽然伤情较轻却为此花费了1万多元,还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许多年前,笔者的一个亲戚,是外科学教授。有一次,他妈妈一个脚趾头烂了,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叫“脱疽”,治疗的方案要把坏死的脚趾头截掉。他和他的主任亲自为他妈妈动手术,手术非常顺利。
手术当天因为下地不方便,只好用痰盂在床上小便,一不小心碰倒了痰盂,尿液洒在了伤口上,伤口感染、溃烂,一直烂到了脚底、脚背。
他是个孝子,亲自每天给母亲换药,都没有效果,只能眼看着溃烂的面积越来越大。他感叹地说:“若继续使用外科的方法估计只能把烂的整个脚截掉”。
他弟弟看他已经束手无策,就自作主张到当地“土医生”那里花5毛钱买了一瓶“白药水”。“土医生”让他把鸭毛洗干净凉干,然后沾着“白药水”涂抹患处。一天一天过去了,他母亲的脚也就这么好了。
后来笔者到当地打听“白药水”的下落,却一直没有找到,我明白类似“白药水”的东西现在大概是失传了。
2正骨疗法
中医正骨这种简便价廉效验的疗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现在正骨祖传的东西也正在慢慢丢失。
比如刘宝琦大夫,他的父辈祖上是跟着努尔哈赤进关来的,被誉为马背上的骨科大夫。一个患几十年的尺桡骨分离症的病人,手都变形了,从十来岁开始不能摁东西,不能拧手巾。
后多方打听找到了刘宝琦,而经他一摁一拧,两下子,胳膊就平了。几十年的病痛,瞬间给治好,病人高兴得都跳起来。
还有一个中年女教师颈椎全脱位,脖子已经没有支撑了,是拿8号铅丝把头牵引着才能出来气。从山东一路走来,医院都不敢收,因为治不了,治不好就是一个高位截瘫。
到了刘宝琦这,他一只手拽着牵引的铅丝,另一只手在她脖子那一抖,病人的脖子马上就有劲了!
可这些医疗技术因为没有传人都面临失传的境地!就像刚才那位女教师,到西医那怎么治?打钢板弄钢钉,花好几万做大手术,弄不好就高位截瘫。
我们的中医正骨呢?从前到后一共花了不到块钱,还给她把所有的能用的好药全用上了,连诊费带药费不到块!
因此,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单靠政策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给它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
3中西医的立足点问题
毫不讳言地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人开始怀疑,中医真的还能存在吗?中医真的能治病吗?无论是病人、医生,还是主管部门都十分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希望能拿出证据。
说到底还是想知道中医哪一个方或哪个方案(指南)对哪种“病”有效,有效率是多少?
为了证明这一切,人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回答这本身就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唯独忘记了中医是什么?
要回答中医能治什么“病”真的这么难吗?有人说:“你连能治什么病都回答不出来,谁还敢相信你?”我问他:“你让交通警察去背田径裁判的规则,可能吗?”本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怎么能凑在一起呢?
举一个例子,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部临床治疗的百科全书,但其中只有一百多方,若以这一百多方来对应病的话,那所能治疗的病种是十分有限的。
但众所周知,张仲景的《伤寒论》创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正因为他所创立的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使中医的治疗对象不再局限于“病”。
而是通过“证”实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因此,所设立的一百多个方子能够治疗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
西医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对死人的解剖实验上,它所研究的仅仅是疾病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而中医学的立足点:气血阴阳、经络脏腑、情志精神,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对活生生人的研究上。不能说死人身上找不到经络穴位,就等于不存在。
对于有病的人来说,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与之相关的是患者的自我感受,而有些感觉是无法检查出来的,通常情况下,病人的自觉症状是诊断辨证的重要依据,这就是医生和兽医的主要区别。
确切地说,注重患者的自觉症状是中医诊断的特点之一,在这样基础上辨证治疗的一种结果是:有一些西医病理变化和理化指标可能没有完全解决,但是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于是被认为病痊愈了。
这或许是中医的一个弱点,因为这样的治疗并没有彻底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但这也可能是一个优点,因为有些患者理化指标虽然恢复正常,但是患者觉得病还没好,有些症状仍然存在。
有些时候,患者自己觉得“有病”,但是理化指标检查不出来,甚至有些疾病通过理化检查,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所以,有人说,越是一些“莫名奇妙”的疑难杂症,中医就越有优势,其原因就在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并非完全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
笔者认识一位老太太,自己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发作的时候心跳得厉害,冒冷汗,甚至晕厥过去。医院检查,查不出来,医生说要住院观察,她只好先住院。
住了几天,医生诊断说:“这是心脏病。”她问:“心脏什么病?”医生说:“现在还不清楚。”住院期间心悸、晕厥照样发作,医生也觉得很无奈,说:“看来只好在心脏安装支架了。”老太太很生气:“连什么病都不知道,支架装哪儿?”原本她从来不相信中医,但这下没办法只好来找中医。医生给她开了益气化痰,理气宽胸的方药,吃完之后,老太太觉得舒服多了,基本没再发作,过了2年,老太太说心脏病好了。
其实到现在为止,老太太也不知道西医诊断的是什么病。
4“真正的中医”与“普氏野马”
中医把诊病的基本思维过程叫作“辨”,如辨病、辨证。辨就是分析、辨别。有的人不理解,所以把“辨证”写成“辩证”。中医辨的过程就是通过四诊采集临床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并作出诊断。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可能把“辨”变成了“套”,把西医的病名套成中医的病或证。如“肝硬化就是鼓胀”,“尿道感染就是淋证”等。
这种“套”的现象在现代中医临床和科研中,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成为制约中医发展和影响疗效的主要障碍之一。
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的人一见病毒便认为是“毒”、是“热毒”,所以应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处方是大剂量“抗病毒”药如: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田基黄等,结果病没治好,胃搞坏了。
且不说病毒是不是“毒”,即便是“毒”也有热毒、水毒、浊毒、瘀毒、寒毒等的不同,如果连起码的寒热虚实都不分,这样中医还能维持多久?
再比如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特定时期由于卵巢功能退化而产生的特殊症候群,主要症状如烘热、汗出、烦躁、失眠或畏寒等。
许多报道认为肾虚是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病理,理由很简单,因为肾主生长、生殖、发育,卵巢功能退化就是肾虚。
因此,针对更年期综合征开出来的是各种各样补肾的方药如:龟鹿二仙胶、左归丸、右归丸等,忙得不亦乐乎。
可就是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更年期综合征基本病理是肾虚,应当是年龄越老越明显才对,为什么患者到了50多岁后症状就逐渐减轻呢?
还有,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通常是白领的反应比蓝领多,城里人比农村人更常见,难道白领比蓝领容易患肾虚?城里人比农村人更容易患肾虚?道理似乎也说不通。
怪不得有不少人担忧: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中医?
几年前,笔者到新疆参观吉木萨尔县“普氏野马育种场”,场领导告诉大家,普氏野马是早年生活在新疆的良种马,后来因各种原因绝种了,现在看到的这些普氏野马是从德国引种回来的。
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答:为了保留“基因”。
我忽然想起,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份民族文化瑰宝,让中医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去传承,我们则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因为我们的后人将以高昂的代价,从外国人那里去赎回原本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不敢想象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结果会是怎样?但我们衷心希望中医不会有像普氏野马一样的命运!
版權聲明
本文来源:五味古法中医。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中醫筆記』微商城,用健康溫暖自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