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鼻炎的方子
TUhjnbcbe - 2021/7/21 0: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http://pf.39.net/bdfyy/

辛夷花又称木笔花、望春花,性温、味微苦辛。《本草纲目》指出,辛夷花善治“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研究表明,辛夷含挥发油,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收缩鼻黏膜血管,为治鼻渊头痛、鼻塞不通、不闻香臭、常流浊涕症的要药。治急性或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辛夷治鼻炎,常与苍耳子、白芷、薄荷、黄芩、银花、连翘等煎汤内服。为了便于服用,市售有鼻炎丸、鼻炎片等中成药,可供选用。


  治急性鼻炎:将辛夷花、苍耳子、千里光、鱼腥草各克浓煎,取汁毫升,再加薄荷精3~4滴,滴鼻。此法治过敏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疗效最佳,对慢性鼻炎也有一定疗效。


  治过敏性鼻炎:取辛夷花3克,若是偏风寒犯肺者,加藿香10克;偏风热壅盛者,加槐花20克。放进杯中,以开水泡5分钟左右,频饮,每日1~2次。


  治慢性鼻炎:辛夷、薄荷各15克,炒苍耳子7.5克,白芷3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饭前用葱汤或凉开水送服。适用于慢性鼻炎。


  治肥大性鼻炎:取辛夷50克碾碎后,用酒精浸泡3天,过滤,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成黏稠状浸膏,以20克无水羊毛脂混合调匀,再加凡士林克调匀即成软膏。用时做成12厘米×3厘米的油纱条,填入鼻腔,如下鼻甲甚肥大,纱条不易填入时,可先滴1%麻黄素后再填入。纱条之一端应露于鼻孔之外,并加黏膏固定,以免滑入咽内。2~3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填塞1次,10次为一疗程。鼻腔通气好转后仍需继续填塞5~10次,以期巩固。


  治副鼻窦炎:将辛夷花8克,与儿茶、乳香各4克,冰片1克等混合,研成细末,用甘油调成糊状并浸透棉球,塞入鼻腔,15分钟后取出,每天2次,4次为1疗程。


  治鼻塞头痛:取辛夷花9克,鸡蛋3个,加入清水毫升,煎煮至毫升后,取出鸡蛋,剥去蛋壳后,放回再煎片刻便可。每日1次,饮汤吃蛋。此法可治鼻炎、鼻窦炎等引起的鼻塞头痛等症。


  辛夷内服,常用量为6~10克,煎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辛夷用量应严格掌握,不要过量;偶见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恶心、全身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发现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停药;辛夷花能兴奋子宫,孕妇忌用;辛夷性味辛温,阴虚火旺者忌用。

鼻炎药方:

1.处方:辛夷花、苍耳子、白芷、地龙、银花、连翘各15克,川芎、石菖蒲、皂角刺、桔梗各10克,黄芪20克,蝉蜕、甘草、薄荷各6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煎好药汁后,倒入保温瓶中,盖上厚纸板(剪两孔),用鼻孔对准纸孔,反复呼吸10分钟后,将药汁服下。7天为1疗程。

主治:慢性鼻窦炎,症见间歇性鼻塞,流浊涕,前额胀痛等。疗效:治疗28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例1例。

2.

症状:鼻塞,常流涕,甚至流脓,腥臭难闻。

治方:

①外用:鹅不食草、芦荟各适量,共捣烂,绞取其汁,取汁滴鼻,或用药棉蘸药汁塞鼻孔,日塞数次,每次塞30分钟。

②内服:麦冬、天冬各适量,水煎冲蜜糖,代茶饮。连服1—2个月可愈。

流鼻涕方:

 临床上鼻渊患者较多,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头晕不已,根据鼻窍闭郁,少阳三焦的津气壅滞,湿浊热蕴的病机,用辛温开散,寒凉降浊的治法用药效果较好。


  基本方:细辛5克,辛夷10克,黄芩15克,苍耳子10克,葛根30克,柴胡15克,党参15克,甘草5克,通草5克,蒲公英30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大黄6克,大枣10克,苏子12克。


  方中以细辛、辛夷开宣鼻窍,苍耳子散其邪为鼻渊要药。黄芩、蒲公英、大黄苦降泄浊热,葛根辛凉善通行足阳明经,苏子味辛、温降且散、桔梗开泄肺气,通草导湿下行,复以小柴胡汤方和解少阳。诸药合用,能呈宣通鼻窍,清利湿浊内郁之功,外寒内热双解,鼻渊当治。


  加减法:畏风寒且腰脊酸者可加鹿角;对于清涕多,且额头畏寒者,可加桂枝、甘草、玉屏风散;阳虚者可加川乌头、干姜;头痛有热者加白蒺藜;鼻痒者加蝉衣;血郁面色苍白者加当归;头痛严重,涕出浓黄厚浊者,加夏枯草、菊花,甚加龙胆草;如鼻塞难通及嗅觉障碍者,加石菖蒲、路路通;涕中挟血者,加茜草、赤芍等;口渴、热重加石膏;有息肉者可加乌梅、苍术、蜂房、白花蛇舌草。

穴位疗法:

刺血疗法是通过运用一定的针具刺入某些穴位,使之少量出血,以此刺激调整人体气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此疗法在广西广为流传。对穴位刺血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上常用的3朴处方川穴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近、远期效果较为满意。

方法:穴位刺血治疗用统一型号,规格的刺血针,常规消毒后,于所选定的各组穴位快速刺入,随即拔出,以挤出两小滴血为度,压迫止血、消毒。治疗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处方用穴:鼻通组穴:鼻通(经验穴)、合谷、迎香、命门、上星、肾俞。下迎香组穴:下迎香(经验穴)、巨醪、足三里、印堂、百会、脾俞。通天组穴:通天、禾醪、曲池、肺俞、风门、素醪、大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鼻炎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