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垂盆草
TUhjnbcbe - 2021/12/17 19:32:00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7.html
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主入脾、胃、肝经。苦寒则能清泄湿热、故以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等。部分药物还可用于湿疮痈肿等证。临证可根据阳黄、阴黄之湿热寒湿偏重不同,选择适当配伍治疗。

垂盆草

Chuipencao

来源:

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sarmentosum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夏、秋二季采收。切段,晒干,生用,或用鲜品。

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相关名字:

狗牙半支、石指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

性味归经:

甘、淡、微酸,微寒。归肝、胆、小肠经。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性状鉴别:

垂盆草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稍卷缩。根细短,茎纤细,棕绿色,长4-8cm,直径1-2mm,茎上有10余个稍向外凸的褐色环状节,节上有的残留不定根,先端有时带花;质地较韧或脆,断面中心淡黄色。叶片级缩,易破碎并脱落,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至矩圆形,棕绿色,长1.5cm,宽0.4cm。花序聚伞状;小花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主治病证:

1.黄疸。

垂盆草能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虎杖、茵陈等同用。

2.痈肿疮疡,喉痛,蛇伤,烫伤。

垂盆草有清热解毒及消痈散肿之功效。用于痈肿疮疡,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野菊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药用;用于咽喉肿痛,则与山豆根一起服用;治疗毒蛇咬伤,可与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合用。治疗烫伤,烧伤,可鲜品捣汁外涂。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鲜品g。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性寒,消痈肿,治湿郁水肿。”又“治诸毒及汤烙伤,疗痈,虫蛇螫咬。”

2.《天宝本草》:“利小便,敷火疮肿痛;汤火症,退湿热,兼治淋症。”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垂盆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果糖、蔗糖等。

2.药理作用:垂盆草有保肝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鲜垂盆草,水煎服,治疗急性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有降转氨酶作用(医学情况交流(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鲜垂盆草、捣烂外敷,用量以覆病灶为度,治疗颈痈,疗效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相关阅读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虎杖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金钱草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地耳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垂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