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安王氏医家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特色
TUhjnbcbe - 2021/9/30 19:36:00
白癜风可以纹身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0/5858847.html

王氏内科

新安王氏医家

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特色

作者:叶铭钢,丁玲,王键

新安王氏医学薪火传承,代有名医,是近现代新安医学中影响最大的一支世传学派,又称为歙县“富堨王氏内科”“新安王氏内科”,源起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历近年,名播海内外。在学术方面,新安王氏医学在前辈医家认识疾病的基础上,又多有自身的发挥,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派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笔者有幸拜于王氏门下,受道于新安王氏医学第六代代表传承人王键教授10余年,现结合新安王氏医家医案、医话及自身体会,探讨新安王氏医家在慢性前列腺炎方面的诊治特色,以飨同道。

慢性前列腺炎,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尿等待,或有会阴及睾丸的坠痛,或有小腹的坠胀疼痛,或有阴囊局部的潮湿,或有小便浑浊、气味偏重、带有泡沫,甚则见小便短赤。慢性前列腺炎是现代病名,与中医淋证多有相仿之处,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淋”之病名,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淋之为病,小便如栗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以小溲灼热、淋漓疼痛为主症,病情往往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引起性功能障碍,乃至不育,而西医临床对于此病的治疗效果反复,中医对此病的认识全面,且临床疗效确切。

古代医家多以“肾虚膀胱热”理论入手治疗淋证,新安王氏医学历代医家师古而不泥,在前辈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经验,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病名的规范统一,新安王氏医家逐步将历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特点进行总结、提炼,最后归纳并制定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专病专方新安王氏前列腺汤。

病因病机

从湿热挟瘀入手,注重本虚标实

淋证之病机,缘由湿热挟瘀,郁阻下焦,气化失司。新安王氏医家认为,此病以内伤为主,男子多有饮酒之生活习惯,频频饮之,酒热之邪下扰精室,久则蕴结于此,化为湿热,损伤正气,或劳欲日久,相火旺盛,扰动精室,郁而化为湿热,或湿热之邪蕴结,阻滞气机,气行不畅,日久结瘀,郁阻下焦,下焦失司,气化不利使然。《黄帝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也”。今气化不利,膀胱失司,津液受藏而不能化,湿热因之壅结,化生瘀滞,郁阻局部,不通则痛,因而症见小溲或约而不出,或淋沥涩痛。

治则治法

以清利下焦为主,兼以益肾坚阴

新安王氏医家在治疗淋证之际,以清利下焦为主,兼顾益肾坚阴。《王仲奇医案》中曾指出:“精为肾之体,溺为肾之用。今肾藏有亏,精气失守,随溺渗泄,淋溲作痛,当以强肾通利为法是也”。具体指出淋证以肾虚为本,下焦不利,本虚标实,强肾通利,标本兼顾。王氏后辈医家据此,进一步认为,淋证之湿热蕴结精室,久则伤及肾脏,肾失摄纳,而致精关不固,此属虚也;湿热久蕴化瘀,郁阻下焦,气机着滞,淋沥涩痛,此属实也,证属虚实夹杂,以湿热郁阻为标,肾虚为本,本虚标实,治以通利为法,清热祛湿,兼以益肾坚阴,俾肾气实,使道通,则溲出自畅也;湿热祛,瘀结散,则涩痛自除也。“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渎者以通利为要也”即是此意!

遣方用药

以前列腺汤化裁,配伍五草琥珀

新安王氏医家遣方用药从湿热郁阻下焦入手,通利强肾坚阴立法,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各有所侧重,王仲奇喜以瞿麦、萹蓄、石苇通利之际,尚重视配伍补肾药物的选择,如沙苑子、怀牛膝、菟丝子、续断、杜仲、芡实等;王任之在补益肾气之时,侧重通利,喜选赤芍、王不留行、乳香、没药、红花等;王乐匋重视清利湿热与滋肾育阴同治,选用生地黄、石苇、牛膝、赤茯苓、猪苓、萆薢等;王键重视化湿法的灵活应用,常选择虎杖、败酱草、益母草等药物,并重视通利药物的选取,如猫爪草、皂角刺、琥珀末等。可谓传承的同时,又多有发挥。

新安王氏医学第六代代表医家王键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在系统整理总结前辈医家用药的基础上,以萆薢分清饮、导赤散诸方变通化裁,设计了专门的前列腺汤:方中萆薢、石菖蒲取之于萆薢分清饮,分清化浊;竹叶、生甘草取之于导赤散,淡渗利窍泄热之际,并除茎中之痛;败酱草,消瘀活血,兼以解毒;赤芍,活血化瘀,兼利小便;王不留行,走而不守,通血脉,利小便;虎杖,活血祛瘀,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消瘀散结、清热利湿之功,使下焦得以通利。金樱子、益智仁两药常作为药对在治疗该病中使用,既能补,又可通。前列腺汤中引入了五草饮:马鞭草、益母草、猫爪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或全力而用之,或加减以配伍,以取其通利之功效,五草饮的配方,是王键教授多年来摸索出的针对慢性前列腺炎在发病过程中湿、热、瘀、痰的病理因素而制定出的有效方剂,可谓是新安王氏医学对淋证治疗的发挥和完善。

此外,前列腺汤中琥珀末的使用可谓是又一大特色,也是继承古人经验的具体体现,在新安王氏医学历代医家医案中皆得以体现,《名医别录》言琥珀:“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凡遇瘀热痹阻,日久不通者,常见效迅捷。琥珀乃松脂藏地,久化而成,秉承地气,质重下行,可速达下焦,消阴中之浊,以通诸淋。全方补肾坚阴以固精缩尿,通利化气以利下焦湿热。

因此,新安王氏医学对于淋证之诊治,以湿热挟瘀为主要病机,注重本虚标实;清利下焦为主要治法,兼顾益肾坚阴;前列腺汤为主要方剂,配合五草与琥珀,其中前列腺汤以消瘀通利清热燥湿之药为主,又兼以温补收涩之品,更有五草饮相助清热利湿坚阴、琥珀消瘀通淋,既照顾全面,又有条不紊,无太过不及之弊。总之,新安王氏医学对热淋之认识有其独到之处,从湿、热、瘀、痰郁阻下焦气机入治,用燥湿清热温补之品,又加通经消瘀、化痰散结之类,尚且有益肾坚阴之法,俾下焦通利,气机得以调畅,瘀结得以消散。

病案赏析

案1

王仲奇辨治淋证案

左,溲浊茎痛,宜分利。拟方:地肤子、石菖蒲、川萆薢、海金沙、野茯苓、小生地、野料豆、刺蒺藜、蒲公英、甘草梢、通草。

按下焦湿热,兼有瘀阻,症见小溲浑浊,伴见茎痛,治拟分清降浊、清利湿热,方中石菖蒲、萆薢分清化浊,此二味是新安王氏医学治疗前列腺炎的常用药对,也是前列腺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海金沙、茯苓、蒲公英清利湿热;通草、生草梢义取导赤散,通利小便,清泄湿热;生地黄、野料豆补益肝肾。全方有通有补,有清有利,扶正祛邪,兼而顾之。

案2

王任之辨治淋证案

患者某,男,27岁,年7月8日诊。有前列腺炎病史年余,近仍溲出不畅,偶或有白色分泌物自前阴出,会阴部掣痛,腰酸,脉弦。拟方:

按湿热蕴结,瘀阻下焦,症见小溲不畅,会阴掣痛;病久肾虚,摄纳无权,症见腰酸、外阴有白色分泌物溢出。治拟清利下焦之剂,方中赤芍、败酱草活血行瘀,清利湿热;蒲公英、泽兰、萆薢清下焦湿热;桃仁、红花、王不留行、制乳香活血行瘀,增强祛瘀之力;金樱子既可补肾,又可涩精止遗。诸药相合,共奏清利收涩之效。

案3

王乐匋辨治淋证案

患者某,男,61岁,年7月6日诊。小便淋漓而不爽,甚则点滴难禁,溺时肛门坠胀三年余。近来时而心动悸,头昏乏力,动则易出汗。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炎、前列腺慢性增生伴膀胱残余尿。脉濡,苔灰白。

辨证湿热蕴结,袭入下焦,病延数年,气虚肾弱。拟方:

按湿热挟瘀郁阻下焦,久则及肾,症见两歧,小溲淋漓、点滴难禁,虚实兼夹,肾虚气弱,头晕乏力、易于汗出,治拟行瘀利湿与益肾补气并举,方中车前子、萆薢、石苇利湿祛浊;皂角刺、川牛膝、猫爪草、橘核散结行瘀;生地黄、益智仁、生黄芪补肾益气;玄胡索、乌药、川楝子泄肝理气;炮山甲、王不留行破瘀通经,直达病所;蜈蚣虫类药物祛邪不伤正。

案4

王键辨治淋证案

患者某,男,36岁,9年11月7日初诊。主诉:尿等待、无力10年,加重1个月。原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近10年,症见尿等待、尿无力,伴腰脊酸热,阴部潮湿,性功能减退,记忆力减弱,头脑昏蒙欠爽,久坐之后腹部有坠胀感。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来微弦涩。

中医诊断:淋证,证属湿热夹瘀,郁阻下焦,气机着滞。治当清利疏通为法。

14剂,水煎服,每日2次。药后随症加减,症情渐趋改善。

按湿热蕴结,瘀阻下焦,症见小溲不畅,会阴掣痛;病久肾虚,摄纳无权,症见腰酸、外阴有白色分泌物溢出。治拟清利下焦之剂,方中赤芍、败酱草活血行瘀,清利湿热;蒲公英、泽兰、萆薢清下焦湿热;桃仁、红花、王不留行、制乳香活血行瘀,增强祛瘀之力;金樱子既可补肾,又可涩精止遗。诸药相合,共奏清利收涩之效。

编辑方颖

审核郭锦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安王氏医家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