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白茶的药香,究竟是种什么香气是西药针剂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天写了鉴别老白茶的新招术——第一冲不喝,先闻叶底。

发出去之后反响者甚众。

来交流的茶友非常多,提了一堆的问题。

回复信息回到大半夜,今早又有茶友来热情聊天,各种讨论沟通。

看来,被做旧老白茶伤害的茶友,不是一个两个,不是一批两批。

看来,喜欢老白茶的人是真的很多,不是一个两个,不是一批两批。

很多茶友对待老白茶的态度,犹如初恋。

曾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然而,初恋大多数时候是所遇非人,所托非人的。

在不成熟的时候,在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是很难找到最后可以一起走一段路的合适人选的。

我们选老白茶,还是先要修炼好自己的识茶技术,鉴茶技术。

这样,方才可以遇到良茶。

相伴一段很美好的时光。

《2》

关于昨天的文章,茶友们的问题基本上集中在两个方面:

闻叶底闻不到花香。老白茶的药香究竟是种什么香?这两个问题,是偏技术层面的,看来,昨天的文章里尚未写明白,还得再细细分析才是。

昨天教大家闻叶底的方法,是在第一冲冲出来之后,先不管汤,不管香,先揭盖去闻叶底。

具体操作是:第一冲出汤之后,立刻用左手端起盖碗,右手揭开盖子,但不要全揭开,盖子与盖碗不能分离,只需要让盖子与盖碗形成一个30度左右的夹角,便可以了。

揭盖的时候,由于沸水是刚刚冲入盖碗,汹涌的热汽便会顺着揭开盖子露出来的空隙——30度左右的角,蒸腾而上,顺利让我们吸到鼻子里。

并且,由于盖子并没有全部揭开,仅开了个小口,茶叶的冲泡后生成的水蒸汽便不会四散蒸腾,而是乖乖顺着打开的这个小口飘扬出来,非常地集中,非常地纯正,非常地持久。

这样,我们便可以全面的闻到叶底的气息。

全面地了解这款茶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是否及时摊晾,有没有沤到;是不是薄摊薄晾,有没有渥堆;是否干度不够,生成了水味杂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叶底为镜,可以审清茶叶的底细。

《3》

闻叶底,是为了了解一款白茶加工制作的内幕。

在闻叶底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要弄清楚,那就是:这样做的目的,闻叶底的目的,是为了鉴别做旧老白茶,或者来路不明的白茶。

但这并不是常规的审评流程,也不是常规的品茶方法。

所以,如果遇到真正的好茶,遇到真正的老白茶,遇到工艺过硬的好白茶,还是不必先闻叶底的。

可以先闻盖香,细细闻,多闻一会儿。

从一出汤就开始闻,直到微凉,再到冷却,再到彻底凉透一两分钟之后。

把这几个时间段的香气,都闻一个遍。方才可以全方位掌握一款茶的所有香气。

感受到它所有的芳香分子营造出来的美妙氛围。

不管是橙花椒醇、芳樟醇、合欢花醇,还是其它的呈香气物质,一个不拉,都能被你闻到,感知到,享受到。

这可是喝茶这件事当中,最美好的一个过程了。

比“憨湘云醉卧芍药裀”还香艳。

至于在叶底里没有闻到花香,那得看是哪一种茶。

比如春寿眉,那是确定一定肯定可以在叶底里闻到花香的。只是如果要想闻到浓郁的花香,尽量不要在春寿眉叶底太热的时候闻之。

太热的时候,春寿眉的叶底是一股凉茶般的草药香。

太热的时候,适合从春寿眉的盖香上赏鉴各种花香。

要从春寿眉的叶底里闻花香,那就得等微凉之后,等凉透之后,揭开盖子,可以在叶底里,轻松地闻到花香:有清郁的水石榕的花香、有香远益清的七里香的花香、有清鲜的栀子花的花香、有清新的茉莉花的花香、有馥郁的桂花的花香......

乱花渐欲迷人眼,香气如落英缤纷,次第袭来。

《4》

至于大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关于老白茶的药香究竟是种什么气味的问题,村姑陈其实在从前的很多文章里,都有写过。

白茶的药香,分为“新白茶的药香”与“老白茶的药香”两种。

在白茶的不同茶生阶段,拥有的药香是不一样的。

白茶是一种植物,故而,它拥有的药香,亦是植物正常该有的、天然的、原生态的气味。

新白茶尚新、尚鲜,就算它被萎凋,被烘干,被储存在干燥的仓库里陈化了三个月,它的药香,仍然是比较新鲜的植物身上才会具有的气味。

冲泡后的新白茶,银针和牡丹身上的药香,比寿眉,要淡上很多。

在新银针和新牡丹身上的药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在新寿眉身上,药香是较浓的,尤其是一年以上、两年以上的寿眉,它冲泡之后在尾调里呈现出来的药香,是很清晰,很动人的药香。

新寿眉身上的这股药香,是一股“中草药”的气味。

比如:鱼腥草的茎和叶、连花连枝连叶一起煮的鸳鸯藤、夏枯草、紫苏、百花蛇舌草、蒲公英、清明草......等等中草药的气味。

而这些,是我们胡建人民夏天煮凉茶的常用草药。

街上的青草店里,随处可见。

每家每户一到夏天,就会煮上一大锅,渴了就倒一杯喝,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小病,就靠这凉茶给预防了。

SO,我们胡建人对新寿眉的药香,非常熟悉。

是从小喝到大的“凉茶”的味道。

外省的朋友如果是想象不出来,也没关系,买一罐某老吉凉茶,闻一闻,那三花两草的气味,跟新寿眉的药香,也就差不了多少了。

《5》

到了新白茶陈化为老白茶的时候,药香又大大改变了。

从草本中药的药香,改为木本中药的药香——一股根茎类中药的气味。

比如当归、比如熟地、比如防风、比如辛夷......

是一股沉郁的、迟缓的、浓厚的药香。氤氲在盖子上,荡漾在汤水里,潜伏在叶底中。

只要细细闻,只要趁热闻,就能捕捉到这些老白茶的药香。凉了当然也可以闻到,但就没那么明显,没那么热情奔放了。

有趣的是,新白茶当中,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药香是很淡很弱的。而当它们陈化成为老白茶之后,迈过三年的门槛,甚至只到两年半,药香就已经在它们的身上崭露头角,影影绰绰地呈现出来了。

还是可以清晰地闻到,明白地辨认出的那种。

根茎类中药的药香,在老白毫银针,老白牡丹身上,呈现得比较沉郁。有时候几乎把花香给盖住了。

而在老寿眉身上,药香虽然浓,却没有浓过花香与陈香。因而大多数时候,在老寿眉散茶和老寿眉饼的盖子和汤水里,药香与陈香与花香,是并存的,并且是浓郁的、浓烈的并存的。

不淡,不薄,不寡。

如果要用力闻才能闻到,那这老白茶,有做旧的嫌疑。

做旧所使用的渥堆和闷青手段,是让茶青叶片当中的芳香分子大量损耗的元凶。

做旧老白茶,整体香气都是弱的,淡的,薄的,不管药香花香,都很淡很淡。

而陈香,在做旧老白茶身上,觅不到踪迹——做旧就是让它快速变老,既如此,需要岁月沉淀而生成的陈香,又如何会在一款急速变老的作旧茶身上体现出来呢?

根本不可能。

《6》

白茶的药香,是中药的气味。

年轻时候的白茶,带着草本中药的气味。年老之后的白茶,带着根茎类中药的气味。

药味不同,但都是植物的味道。

跟掺杂进来的西药针剂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有些茶友误以为,药味就是西药味,是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大错特错了。

这样的错误认知,会害了自己的身体的。

白茶是植物,植物的药味是纯天然的,不是提炼加工过的西药的药味可比拟。

另外,第一冲就闻叶底,是鉴定做旧老白茶的方式。

喝好茶,喝新茶,还是闻盖香吧。

多买些好茶,让自己闻盖香,岂不比买一堆做旧饼去闻叶底,来得幸福快乐?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年-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多篇原创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