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中药保健94 [复制链接]

1#
北京重点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1206/10037067.html
诗词与中医|读李清照词一首,品莲子药膳三道《双调忆王孙·赏荷》宋李清照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译文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水光山色与人亲近,唉!我也说不清这无比的美好。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苹花,汀上水草。眠伏沙滩的水鸟也不回头,似乎怨恨人们归去的太早。诗中提到的中药:莲子别名:莲肉、莲米。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除去莲心者称莲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产地:自生或栽培于池塘内。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以湖南产品最佳,福建产量最大性味:甘、涩,平。功效: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用法用量:6~15g。注意事项: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莲子的药食同源一、莲子粥食材:莲子50克、粳米或糯米克、盐适量。做法:首先把莲子、米都分别洗干净,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同煮,煮至莲子极烂,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享用。功效: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二、莲子百合排骨汤食材:排骨克,枸杞少许,莲子和百合各50克。做法:将排骨洗净,斩块,放入沸水中氽烫一下,去掉血水,捞出备用。将莲子和百合一起洗净,莲子去心,百合掰成瓣,备用。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中炖煮至排骨完全熟烂。起锅前加入调料及枸杞即可。功效:安定心神,舒缓神经,改善睡眠,补中益气。三、莲子八宝粥食材:糯米克,莲子克,核桃50克,蜜枣50克,葵花子(生)25克,葡萄干50克,梅子50克。做法:将莲子淘洗干净,去芯;青梅切成细丝;核桃仁用温水浸泡后,剥去外衣,切碎;蜜枣去核,切成细丁。糯米加水煮成稀粥,再加入其他原料,以白糖调味即可。功效: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益气安神。花生这样吃,大补气血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质,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胡萝卜素、粗纤维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因此花生也有“长寿果”、“长生果”的美名!一、小小花生,功效多《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1、补气血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有滋补气血,养血通乳作用。2、抗氧化、护血管花生油中含有亚油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同时花生果实中所含有的白藜芦醇、儿茶素、赖氨酸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3、健骨,促进生长发育花生中钙含量高,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中老年人吃它,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4、健脑、防痴呆花生又叫益智果,花生中的卵磷脂和几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等),有助于健脑,预防老年痴呆。二、花生+它,大补气血一碗养生的杂粮粥,有滋阴润燥、养血补血的功效,里面就有花生。杂粮粥食材:红枣、山药、枸杞、百合、花生仁、核桃仁各5-10克。功效:花生仁:抗衰老、止血补血、润肤核桃仁:补血益气、补肾填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红枣:滋阴补阳、养血圣品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枸杞:益精明目、滋补肝肾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美容养颜做法:以上所有食材洗干净,用清水略浸泡后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即可。凉拌三丝食材:紫洋葱、胡萝卜、香菜、花生。做法:洋葱、胡萝卜切丝,香菜切小段。加入酱油、醋、少许糖,再加10几粒花生搅拌均匀即可。吃法:一周吃3次即可。紫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槲皮素,有助于抗自由基、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力。花生中的白藜芦醇有助于抗氧化,亚油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抗感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香菜药食同源,开胃、消食、下气。《本草纲目》称“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四、花生,千万别吃错了1、花生虽好,不可多吃花生虽好,但是在前面两道菜中,专家也说了:花生一天不要吃超过20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坚果的量25-35g。2、血瘀人群去皮吃花生衣止血效果好,如果患有出血性疾病,可以带红衣一起吃。如果有血瘀,或者本身在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建议这类人群把红衣剥掉。可以把生花生用开水烫一下,这样红衣就容易剥下来了。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带根全草。

除了紫花地丁外,堇菜科植物的名称里几乎都带“堇”字。如:匍茎堇菜,三色堇,心叶堇菜,紫花堇菜,大叶堇菜,箭叶堇菜,堇菜,庐山堇菜,毛果堇菜,南山堇菜,匍茎堇菜,早开堇菜等。

紫花地丁又名地丁草、地丁、箭头草、独行虎、米口袋等。《本草纲目》:“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

本品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下游至南部各省,或者说主产于江苏、浙江及东北地区。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以色绿、叶整、无杂质、茎叶及蒴果皆生茸毛者为佳。鲜用或晒干生用。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

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的功效,可用于疔疮、痈肿、丹毒、乳痈、肠痈、毒蛇咬伤、目赤肿痛等,内服外用均可。(1)治疔疮、痈肿、丹毒等热毒疮疡,除内服外,亦可用鲜品捣敷患处,或鲜品捣汁服,并以其渣外敷。且常与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2)治乳痈,常与蒲公英煎汤内服,并以渣外敷。(3)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药同用。(4)治毒蛇咬伤,可用鲜品取汁服,并以渣加雄黄少许捣敷伤处。(5)治肝热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夏枯草等配伍使用。

紫花地丁,煎服,10~30克。外用适量,可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体质虚寒者忌服,阴证疮疡慎用。

除了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带根全草作中药紫花地丁用外,各地作紫花地丁的药材还有下列几种:(1)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的带根全草。

又名甜地丁。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及江苏等地习用。(2)堇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犁头菜或长萼堇菜和白花堇菜、香堇的带根全草。

甘肃、江苏、浙江、广东、陕西、新疆等地习用。(3)罂粟科一年或二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紫堇(布式紫堇)的全草。

又名苦地丁。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习用。(4)龙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华南龙胆的全草,又名龙胆地丁、华南地丁,广东、广西等地习用。

每天饭后喝一碗,血管不堵不塞,远离血栓、中风

卒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中风,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现在已过立秋,虽然还没完全出伏,白天仍然很热,但是早晚的温差已经开始变大。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中风也不例外,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朋友们更要特别注意血管的健康。

活血饮+通络糊

01活血饮

中风的发生常和血管的堵塞相关,活血是中医预防中风必不可少的方法。

食用方法:

①普通保健使用,每天用1克三七粉,加水冲开饮用即可。

②如果患有脑血管疾病,患三高十年以上,可以加大剂量,每天取3克三七粉,用30或者50毫升黄酒调匀后饮用。

两种食用方法都是一天一次,饭后饮用。

三七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通畅血脉,是通血管、预防中风的良药,而且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可以预防出血。黄酒是五谷所酿,有通行血脉的作用,可以助药效,提高药效发挥的速度,因此用它做引子。

注意事项:

①身体有出血症状、女性月经期间不适用

②一般服用三个月左右要先停一停,观察是否存在皮肤容易瘀血、牙龈出血、黑便等情况,如果身体正常,可以继续服用

③用药前先咨询医生,根据个人体质用药

02通络糊

通络糊用到的药材就是常见的葛根粉,一般保健用粉葛根即可,味道比柴葛根更香甜,适合平时养生保健来食用。

食用方法:30克葛根粉,加一点凉水搅匀,再加入适量热水冲开,搅拌成糊即可。

注意事项:葛根性偏凉,体质偏寒凉的人不适合长期使用。

秋天喝它,护血管、健脾润肺

葛根不仅能软化血管、消除斑块,还能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因此有“北有人参,南有葛根”的说法。它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味道也比较好,

早餐。

食材:葛根粉20克、干莲子20克、干百合15克

做法:莲子和百合提前浸泡,加水煮30分钟左右,葛根粉加一点水化开后倒入锅中,小火煮开即可。

健脑操,养脑降压

《黄帝内经》指出: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街是微循环,走气血。脑为髓海,肾主髓,所以头气街和气血精髓有密切关系。

养脑操,可以调理气街,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脑供血,预防脑中风,其中的第三节更是降压效果明显。

01醒脑开窍-增强头部供血

开天门:手指从眉心垂直向上至发髻处轻擦

推坎宫:手指沿眉毛上方从眉心往两侧轻推

揉太阳和耳后高骨:双手中指轻按两侧太阳穴,大拇指轻按耳后高骨处,轻转肘部揉擦两处穴位。

02推经通脑-防中风

梳头结发:十指从发髻梳到发根,并在发根处轻抓,为一遍

扫散头侧:四指在头侧部垂直于耳朵平放,然后前后扫动头皮,从侧头顶部到耳尖附近,为一遍。

03循经养脑-降血压

手尖从侧脖颈往风池方向轻擦,来回为一遍,切忌两侧同时擦,以免血压骤降。

这套操第一节和第二节建议每天做3次,每个动作做50遍,可以早上、傍晚、睡前各做1次。第三节每天做1-2次,每次做10遍即可。坚持做除了能防中风,对头气街常见的痴呆、健忘、头晕、耳鸣等问题也有改善作用。

高血压如何自我保健?推荐几个养生方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故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风眩或头痛范畴,症状以头昏目眩为主者,诊为风眩。以头痛、头胀、项强不和为主者,诊为头痛。高血压病的病位在肝、肾、心、脾,病之本为气阴两虚、脏腑亏虚,阴阳失调,病之标为风、火、痰、瘀,是虚实相兼的病证。对于肥胖或者超重、血压和血脂偏高,有高血压家族史、高风险患者,建议家中要自备血压计,定期自测并且记录血压数值。高血压患者不能掉以轻心,医院就诊,和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切不能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随便自行停药。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不仅是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且常伴有血脂、血糖、血尿酸和钙的代谢障碍,故认为高血压病是临床综合征,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应注重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并重。一、以食补之非药物疗法中对调摄很有讲究,注意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可适当增加鱼类、蔬菜、豆类等含有丰富维生素、钙、钾类的食品。应饮食清淡,低盐,忌烟禁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工作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和精神调摄,防止七情内伤,保持心情舒畅和良好的睡眠,避免大便干燥。这些养生保健措施可以起到药物无法起到的效果,使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同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尝试以下食疗:(1)天麻煲汤食材与做法:天麻10~30克,猪骨或者鱼适量,煲汤即可。作用:天麻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归肝经,性味甘平、不热不凉,适合长期有眩晕的老人使用。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等。(2)清肝茶食材与做法:枸杞、菊花、山楂适量泡茶喝。作用: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也能适当地降低血脂,适合于血压偏高的老人日常服用,特别是经常容易急躁、烦热的老人。(3)黑豆煲汤食材与做法:黑豆和胡萝卜适量,日常煲汤食用(也可以配合其他肉类使用)。作用:黑豆性味甘平,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之功效,适合长期体质虚弱的老人调理。二、维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1)保持心态平衡: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影响,放松紧张情绪,保持心情愉悦;(2)充足睡眠:同时要有充足的睡眠,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不容易受外邪侵袭,感受病邪打扰。三、戒烟限酒烟对高血压发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四、适当的运动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运动种类、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选择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强度较低的运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