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雨水降落到地面便会溅起泥沙,开始对土地的侵蚀。()
(2)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土壤的颗粒越大越容易被水流带走。()
(3)降雨形成的水流越大,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不明显。()
(4)河流会侵蚀土壤但不会侵蚀岩石。()
(5)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选择题。
(1)水土流失不会引起()。
A.破坏土壤肥力B.阻塞河道C.形成高山
(2)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造成的。
A.风的作用B.水的作用C.动物活动
(3)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沙砾B.沙C.黏土
(4)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保持不变
(5)随着河流的流速变化,()最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A.下游B.中游C.上游
(6)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A.使小山丘更结实
B.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使小山丘更美观
(7)对地表改变的快慢程度,与水的作用相似的是()。
A.地震B.火山喷发C.风的作用
(8)某科学小组探究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形成原因,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
B.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
C.最初的地形就是这样,和河流的作用无关
3探究题。
小明利用土壤做了模拟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实验。如右图,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斜坡,在中间挖一条宽、深都约为1厘米的“河道”,
,缓坡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沿“河道”上端慢慢倒入“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
(1)河道被水侵蚀后,形成的现象最可能的是()。
(2)经过长期变化,在e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沉积的成分主要是()。
A.鹅卵石B.细沙C.大石头
(3)当河流流速较快时容易产生________作用,当河流流速较慢时容易产生_________作用。
素养提升
4简答题。
一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其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上游中游下游
参考答案
1.(1)√(2)X(3)X(4)X(5)√
2.(1)C(2)B(3)C(4)B(5)A(6)B(7)C(8)B
3.(1)C(2)B(3)侵蚀沉积
[素养提升]
4.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只有大石头能沉在河底,较小的石块会随流水运动。河流中的石块会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形成了鹅卵石、细沙等。
中游:水流变慢,鹅卵石沉积在河床上,细沙继续随水流动。
下游:水流变得缓慢,细沙也不能随水流动,沉积在河床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